首页 - 母婴学堂 - 母乳知识
初乳的含义和营养特点
含义:

  产后,母亲的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,乳房开始分泌乳汁。但泌乳有一个逐渐的质与量的变化,一般把生后4-5天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,生后6-10天的乳汁称作过渡乳,产后11天到9个月的乳汁称成熟乳,10月以后的乳汁叫晚乳。

  母乳的这种质与量的变化,正好是适应了新生儿的消化吸收以及身体需要.初乳,除了含有由于吞噬作用所摄取的脂肪淋巴细胞(初乳小体colostrum body)外,还含有乳腺细胞和来自导管的细胞断片以及核等。因初乳中磷酸钙、氯化钙等盐类的含量较多,所以有轻泻作用,初乳比成乳的热量也高。母体在分娩后,当胎盘的卵泡激素作用消失时,催乳素(prolactin)的作用即行开始,于是开始分泌成乳。

  初乳不可浪费。一般来说,当宝宝脐带处理好后,妈妈就可以尝试给孩子喂奶了。母亲第一天有少量黏稠、略带黄色的乳汁,这就是初乳。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,从而保护婴儿免受细菌的侵害,所以这个时候应尽可能地给婴儿喂初乳,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。

营养特点:

  初乳中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出常乳。特别乳清蛋白质含量高。初乳内含比正常奶汁多5倍的蛋白质,尤其是其中含有比常乳更丰富的免疫球蛋白、乳铁蛋白、生长因子、巨噬细胞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。这些物质都有防止感染和增强免疫的功能。

  初乳中的维生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常乳。维生素B2在初乳中有时较常乳中含量高出3~4倍,尼克酸在初乳中含量也比常乳高。

  初乳中乳糖含量低,灰分高,特别是钠和氯含量高。微量元素铜、铁、锌等矿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常乳,口感微咸。初乳中含铁量约为常乳的3~5倍,铜含量约为常乳的6倍。

  另外,初乳中还含大量的生长因子,尤其是上皮生长因子,可以促进新生儿胃肠道上皮细胞生长,促进肝脏及其他组织的上皮细胞迅速发育,还参与调节胃液的酸碱度。

  初乳由于其感观不佳,口感微咸,以及热稳定性差等特点,不适用于加工成日常饮用乳。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初乳产品,主要保留的活性物质是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。

  乳内各种成分的含量与常乳相差悬殊。干物质含量很高,含有丰富的球蛋白、清蛋白、酶、维生素、溶菌素等,但乳糖的量较少,酪蛋白的相对比例较少。其中蛋白质能直接被吸收,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。初乳中的维生素A和C比常乳中高10倍,维生素D比常乳中高3倍。初乳中含有较高的无机质,特别富含镁盐,能促进消化管蠕动,有利于消化活动。

  在分娩后的一到两天内,初乳的成分接近于母畜的血浆。以后初乳的成分几乎逐日都有明显变化,蛋白质和无机质的含量逐渐减少,乳糖含量逐日增加,酪蛋白比例逐日上升,经过六至十五日的时间转变为常乳。

上一条: 初乳的四大功效
下一条: 母乳喂养对社会的好处
催乳师交流互助平台
COPYRIGHT © 2008-2023 南京秀姿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南京苗方优哺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
电话:025-58632369  地址:南京市浦口区滨江大道1号  备案:苏ICP备13033970号-2 苏公网安备 32011102010113号